4月11日,佛山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佛山市“專精特新”企業倍增培育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培育方案》”),明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目標及扶持方法。
《培育方案》提出,到2023年,構建形成一體推進、精準服務、動態跟蹤的“專精特新”企業梯次培育的工作體系。力爭引進和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家。
到2024年,持續完善政策保障、要素支撐、引培結合的“專精特新”企業倍增發展的工作局面,力爭引進和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0家。
到2025年,初步形成統籌推進、融通創新、協同發展的“專精特新”企業提質增量的工作格局。力爭引進和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
圍繞上述目標,佛山將從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全力保障企業發展空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業人才培育、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和提供服務精準對接七大方面對相關企業進行扶持。
其中,在獎補方面,《培育方案》提出,對2023-2025年佛山市行政區域內新認定和通過復評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佛山市行政區域以外遷入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次性給予獎勵,并鼓勵各區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對申報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根據企業在稅務部門核定的研究開發費用數額給予補助。
在企業用地方面,《培育方案》提出將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的用地需求優先納入供地計劃,同時鼓勵產業園區引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培育新認定或引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以上的產業園區授予“專精特新園區”稱號,并優先推薦申報省級產業園區評定。
在金融支持方面,《培育方案》提出要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根據現行政策措施給予貸款貼息補貼,最高補貼貸款利息的50%。同時,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優先納入上市后備企業“白名單”,開辟綠色通道,解決上市過程“最后100米”問題。積極引導國家先進制造業基金、佛山市產業類基金、佛山市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社會資本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股權投資規模。
此外,《培育方案》還在人才引進方面給予優待,特別是鼓勵非戶籍高端人才及配偶、子女落戶佛山,落實人才子女入學服務政策等。在市場開拓方面,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優勢工業產品征集,制定推薦目錄,向大型龍頭骨干企業定向推薦“專精特新”企業優勢工業產品等。
e公司記者注意到,2025年200家“小巨人”企業的目標并非首次出現。今年3月,佛山市出臺的《關于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中已經明確提出,做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力爭至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達到200家以上。
本次《培育方案》的提出,可以視作對這一目標的拆解和細化,不僅提出了2023年至2025年逐年的發展目標,還增加了力爭引進和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安排。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自身培育和孵化專精特新企業的同時,《培育方案》針對從外地引進專精特新企業及人才也著墨不少。
在支持企業上市方面,佛山也一直以積極擁抱資本市場著稱。截至目前,佛山市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前列。2022年5月,佛山市還出臺了《佛山市推進企業上市倍增計劃行動方案(2022—2026年)》,提出了3大目標15項舉措,力爭5年實現上市公司數量翻番,總市值穩定在2萬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