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動作進一步加快。
4月11日晚間,上投摩根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法定名稱由“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基金”)。這也是首家完成更名的合資轉外資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據記者了解,摩根基金于4月10日辦理完成工商變更登記。與此同時,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也將同步完成更名事宜。例如,“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名為“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摩根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此前由上海信托和摩根資產管理共同組建,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2023年1月19日,摩根資管受讓摩根基金(原上投摩根基金)2.5億元出資(占注冊資本比例100%)獲得證監會批準。
換言之,摩根資管成為摩根基金100%全資股東,而摩根大通則成為其實際控制人。而成為國內第6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也是第二家合資轉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此次更名也或與公司股權變更及長期發展戰略有關。據了解,為將中國業務更好融入摩根資產管理的全球運營模式,摩根基金將于4月底發布關于品牌更名詳情等信息。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季度末,摩根基金的基金數量有86只,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1312.64億元,在150余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8位,非貨幣資產合計為709億元,排名第54位。
近年來,外資機構進軍公募市場的步伐明顯加速,外商獨資公募獲批成立和展業的消息頻傳不斷。尤其是今年以來,僅3個月的時間,就已有兩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兩家從合資基金公司轉變為外資基金公司。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境內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共有8家。其中,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施羅德基金、聯博基金是由外資巨頭申請成立新公募基金公司;而泰達宏利基金、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則是合資公募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成為了外商獨資公募。
目前來看,在新成立的外商獨資公募中,貝萊德基金作為第一家外資系基金公司,產品布局步伐較快。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貝萊德基金已經發行了包括貝萊德中國新視野、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在內的6只基金。
路博邁基金旗下首只公募產品,即路博邁護航一年持有期債券基金于3月21日正式成立,該產品募集規模超過40億元。富達基金也即將在4月發行其中國市場首只公募產品,即富達傳承6個月持有期基金。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日又有全球資管巨頭正式遞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請。證監會網站顯示,安聯集團旗下安聯投資于3月27日遞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審批申請,目前上述申請處于接收材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