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消息顯示,高盛因違反掉期交易標準,在價格披露上存在問題,被處以1500萬美元的罰款。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一表示,高盛在2015年和2016年未能對客戶的“當日”掉期交易進行必要的披露。雙方就違反指數掉期交易相關標準的指控達成和解,高盛將支付150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
監管機構稱,高盛的員工清楚當日掉期交易能讓銀行馬上獲利,并讓買方虧損。高盛向客戶出售掉期交易時,分別基于第二天股指價格和當日價格給出兩個報價,偶爾還存在不披露同日掉期的“盤前、盤中價”的情況,這會給買家的交易帶來風險。而根據監管要求,像高盛這樣的掉期交易商必須披露價格。
CFTC表示,高盛只在對高盛財務有利而對其客戶不利的日子和時間,投機地招攬或同意進行當日掉期交易。
高盛方面,根據和解令,其承認2015年和2016年大多“當日”掉期交易都未對客戶進行必要的披露。但高盛沒有承認或否認其他指控,其中一位銀行發言人不予置評。
近年來,場外衍生品的發展如火如荼。作為一種衍生品工具,掉期是場外交易的協議,買賣雙方簽署主協議,約定在未來某個時間段進行現金流交換,只不過一方獲得固定現金流,另一方獲得浮動現金流。
關于掉期交易需要注意的風險,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介紹,掉期主要應用在外匯和貨幣市場上,大宗商品市場也有少部分使用。掉期交易的主要風險有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和結算風險等,其中最主要的風險是信用風險,即可能存在對手方違約的風險。
“而高盛此次違反掉期交易標準被處罰,屬于法律風險?!彼f,因美國、歐洲和中國對掉期相關的主協議條款、報價和風險提示等都有專門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在國內,掉期交易主要是銀行間外匯市場使用較多,2022年交易額為19.51萬億美元。
不僅在掉期交易上出現問題,事實上,上周三,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就因為錯誤地將數千萬份股票訂單標記為做多而非做空,對高盛集團開出罰單,最終高盛同意支付300萬美元罰款。
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在一份命令中表示,高盛將2015年至2018年的6000萬份賣空訂單錯誤地標記為做多。監管機構稱,這導致該行記錄和報告不準確,在一次賣空熔斷機制生效期間執行了12335個賣空指令。
高盛發言人對此拒絕置評。高盛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的調查結果。這300萬美元將由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和多家證券交易所平分。
美國金融業監管局表示,高盛未能建立系統,以遵守其違反的交易報告規則。據該機構稱,高盛后來改進了其訂單跟蹤系統,以防止訂單被不當標記。
近期,關于國際投行的監管消息不斷。上月底,美國政府法庭文件中顯示,摩根大通的頂級黃金交易員在被判多年欺騙市場罪名成立后,應被判處多年監禁。德意志銀行和美國銀行美林的交易員在早前,也被宣布判刑。
檢察官在3月早些時候給主持審判的芝加哥聯邦法官的量刑備忘錄中表示,摩根大通負責貴金屬部門的邁克爾·諾瓦克應該被判5年,頂級交易員格雷格·史密斯應該被判6年。美國政府表示,有必要判處重刑,因為兩人進行多年的犯罪,并且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是被禁止的。
在審判中,檢察官出示的證據包括詳細的交易記錄、聊天記錄和前同事的證詞,他們“拉開了帷幕”,說明諾瓦克和史密斯如何在2008年至2016年間上下波動貴金屬價格,以借此獲取利潤。檢察官表示,兩人都“濫用其在辦公桌上的高級職位,以規范他們的市場操縱并向年輕交易員灌輸思想”。諾瓦克指導一名年輕交易員“在”他被標記為欺騙后“向摩根大通合規部撒謊”,諾瓦克后來向他施壓“不要認罪并配合政府的調查”。
辯護團隊的量刑備忘錄將于4月到期,被告定于6月初被判刑。
而在較早的欺詐案件中,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的兩名前貴金屬交易員在2021年被判處1年徒刑。